中文English

学院新闻

College News

新闻中心

[旅院精神]生命在最后奉献中延续——我院毕业生袁稀鹤病逝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11月28日6时35分,在深圳工作的我院毕业生袁稀鹤因为恶性黑色素瘤在病房内平静地离开了人世。按照她的遗愿,上午11点17分,29岁的袁稀鹤被送进深大医学院红十字遗体捐献接收中心,她是今年深大医学院第48位“无语体师”捐献志愿者,她捐献的眼角膜也让两位视力有问题的病人重见光明。(深圳晚报) 

袁稀鹤同学是我院旅游管理系2006级旅游管理专业四班学生,2010年7月从学院毕业后,就去到了深圳。一直以来,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为之而努力。2013年,她正式任职于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两年前,她发现无名指指甲里有一条“黑线”,并在北京被确诊患有恶性黑色素瘤晚期。乐观、开朗、坚强的袁稀鹤了解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在临别之前,她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将遗体捐献给祖国医学事业用于医学研究。

近日,我院师生纷纷在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更新“状态”以纪念袁稀鹤的离世,或是表达心中的感动,其中最多的一句便是“袁稀鹤学姐,一路走好,旅院为你骄傲。” 

在与宝贵生命诀别之际,仍然不忘挽救别的生命,奉献社会,这样的故事主人翁,令人钦佩。“把能捐的都捐了”——她的精神与品质,更是对学院校训“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的最好诠释,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践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颂。

在很多人世界观里,生命没有长度,只有厚度。现实中,有人经常被私心左右,平日行事以自我为中心,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践踏别人利益,为了一己私欲而不惜害国害民。也有人待人以诚,平时经常与人以方便,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毫不吝啬,必要时不惜舍身取义。从社会意义和为人道德方面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造成了生命的鸿毛与泰山之别。29年的生命历程虽然不长,但她捐赠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续,是照亮医学之路的明灯,她诠释的人间大爱,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袁稀鹤同学在生命走到尽头之际尚不忘记奉献社会,何况我们体格健全、年富力强的大学生呢?雷锋同志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如果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那么就会在现实中真正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生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处处充满着和谐、互助、奉献,人们生活充满着自信和幸福。为着这一目标,我们都应有追求生活价值、诠释人间大爱的使命感。

为进一步在全院师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号召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开展“纪念、学习袁稀鹤同学精神”活动。学院设立“纪念、学习袁稀鹤同学精神”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学院名义向袁稀鹤同学亲属致发去了慰问信。同时,学院授予袁稀鹤同学“旅院精神”奖,追授其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荣誉教师,入选“2015年度感动旅院大学生”。学院还将开展一次“大爱无私”精神宣讲会暨全院各班主题班会活动,宣讲、学习袁稀鹤同学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学院官网也将增设“纪念袁稀鹤同学”网页,广大师生员工及网友可在网上学习袁稀鹤同学感人事迹,进行网上留言、献花和点烛活动。

英国散文作家威·赫兹里特说,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如果没有扎实的行动,一切美好的理想都只能束之高阁。生活中,我们应该深知事物的“言之易,行之难”,从意识方面对行动产生足够重视,以积跬步以至千里的信念,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人生理想,谱写人间大爱。

【关闭】
分享到: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