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欧洲杯下单平台在第二会议室召开2023年学校重点学科和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工作会议。校长和少英出席并主持会议,各教学单位院长、人事处负责人、学校第一批第二批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和少英校长正式公布第二批校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入选名单,并代表学校对各位入选教师表达了衷心的祝贺。2022年学校遴选出5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2023年学校遴选出15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目前学校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共20名,总资助培养经费166万元。
科研处负责人石宜金介绍了校级重点学科(第三批)、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项目建设目标、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随后,财会学院院长普卫明、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戴厚世、外语学院院长聂志锋就学校第三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了发言;学校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代表陶爱恩、邵宇航、赵利清做了交流发言。
最后,和少英校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加强学科建设,重视培养人才,是学校站在新起点应对新挑战、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教育工作者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天然使命,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过去一年来,在“科研强校”理念指引下,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人才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稳中有进。
一、学科建设方面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抓好学科建设对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性
落实“科研强校”必须从学科建设入手。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根本所在,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依据。学科水平决定大学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是大学在国内外、在行业内地位的标志。
学校拥有多少高水平学科,学校就有多少底气。重视并抓好学科建设,既是增强学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又是凝练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确定发展思路。学科规划要科学可行,首先要做到“家底清”,深入分析本单位、本学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2.明确建设目标。要紧扣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
3.坚持建设原则。一要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有为才有位。学科建设要在服务地方、贡献价值中确立自己的地位。二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竞争。
二、人才工作方面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定要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既要解决对人才和人才工作的认识问题,也要打通人才工作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当前,学校关于人才工作,总体思路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学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发展。学校人才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要把做好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教师坚决不碰“红线”,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三)加强保障,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各单位要积极为人才松绑,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推动形成全校关心爱护人才、支持帮助人才的浓厚氛围,增强人才的归属感、成就感。
当然,学校重视人才工作,但人才不能放松自己,一定要自律自觉,完成预定科研工作目标。
“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各单位、各位中青年学术后备人才,一定要提高认识,以时不我待、努力奋发的精神状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为中心,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助推学校大发展。
会议最后举行了第三批重点学科签字仪式、学校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签字仪式,本次会议最终圆满完成。
▲学校第三批重点学科签字仪式
▲学校第一、二批中青年学术人才签字仪式
▲合影留念
编辑:刘东兰
供稿:科研处
责编:姚宇析 江端 胡秀丽 郝明菲 王咏霞
审核: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