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的36名赴泰学习的同学已经在清迈学习生活了一个月了。从最开始的新鲜、好奇、不适、思乡到现在逐步适应,学习和生活都进入了正轨。在此简单的记录下了过去一个月同学们的成长。
2018年2月5日,同学们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前往清迈,不过因为赶上了非常罕见的冻雨天气,大部分同学的航班都被延误,有的甚至被取消,原本当天计划乘坐飞往清迈的航班也因天气原因持续延误。最后,考虑到长水机场天气情况一直不见好转,于是带队老师向学校领导请示关于机票改签的问题,并与泰方老师进行沟通,最后将航班改签到第二天。第二天航班得以正常起飞,同学们平安抵达清迈。
36名同学分成两个班级,每班18人,每班每周20个学时,包括9节语言学习课程和1节文化体验课程。语言学习课程侧重语言的交流运用,包括口语展示、公开演讲、英语听说和英语交际等等,此外同学还需要学习一部分泰语和法语。除教授泰语的老师为泰国人外,别的语言课老师都来自欧美国家,而且他们每一个人基本都掌握两门甚至四门语言。
上课过程中,老师们的教学方法灵活、轻松。以Public Speaking为例,这门课程主要是锻炼同学的公众演讲能力,不仅仅只是学习语言,也会讲解一些演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老师在课程开始前都会安排一个小游戏,例如写一个英文单词,邀请一位同学上台,让他用无声表演的方式让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单词的意思,或者用画画的方式让同学猜出单词,有点像国内玩的“你画我猜”。通过这些小游戏,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就会带入本次课程的主题,比如即兴演讲。接下来老师就会布置一些任务,任务难度由低到高:从听对话找出关键词,复述别人的对话到回答与演讲有关的问题等等。
一个月的学习过后,同学们的英语水平都有进步,但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部分同学为非英语专业出身,所以基础较差,词汇量少,一旦跟不上课程立马就开始灰心,想放弃;有的同学觉得课程都听得懂,平时与外国人交流也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课后很少拿出时间来进行学习;还有部分同学选择呆在自己的安全区,他们表示课程难度大,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却选择逃避的方式转而去学习泰语,以为换一种语言去学习就可以躲开所有的问题。
针对同学们存在的这些问题,带队老师杜仑都认真给出不同的解决意见。一方面督促同学们尽快收心,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鼓励基础较弱的同学,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指导他们设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同时建议这类同学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要求他们加强交流学习,让交流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对于有逃避情绪的同学都进行了相应的心理建设。经过这一阶段的鼓励指导之后,学习氛围有一定的改善,不少同学相约一起学习,练习口语、背单词等,也逐步带动了一些原本学习消极的同学。
除去英语的学习,同学们还会学习泰语及法语。法语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都觉得比较吃力,一方面法语老师说英文时口音较重,同学们比较难听懂,此外法语词汇的阴阳性区分、复杂的语法都给同学们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困难。泰语学习则相较轻松许多,老师的亲和力和课程的实用性,都使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每周五下午为一周一次的外出泰文化课程。这一个月来,清迈大学安排同学们参观了清迈大学、松德寺、兰纳风格建筑和傣族博物馆,参观期间都有泰方老师陪同讲解。文化课让同学们从不同侧面了解泰国的文化,同时也了解到泰国作为佛教国家独特的一面。
生活部分,同学们第一次在海外过春节,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清迈大学语言学院为同学们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晚会,学院里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让晚会现场气氛达到高潮的环节是抽红包,我们学校的同学也抽中了5个红包,一个红包里有500珠,手气爆棚啊!晚会的最后,语言学院还给同学们煮了热腾腾的饺子。此外,还有不少同学参加了中国驻清迈总领事馆大年初四在KAD THEATRE举办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慰侨演出,虽远在泰国,同学们仍然感受到了如家一般的温暖。
在泰国的这一个月,同学们逐步适应当地生活,慢慢跟上学习进度,留学生活步入正轨。虽然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同学们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困难,但老师都积极地想办法帮助大家去解决,而且每一位同学都在努力!有的去自习室学习,有的组成学习小组练习口语……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巩固每天所学的内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文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在泰方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下,大家每周都有机会深入地去了解泰国文化,收获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日常生活方面,同学们都适应得不错,课余时间,吃吃美食、看看电影、锻炼身体,留学生的生活过得充实快乐!
希望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同学们保持第一个月的学习激情,认真努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