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欠债百万跳楼自杀,揭秘校园网络贷款背后的陷阱
互联网的普及,让高校这块净土,变成了一座蕴含巨大商机的金库。近几年,除了网购在高校的风靡,打着“扶持创业”、“助学扶贫”等旗号的小额网络贷款也在校园悄然滋生,学生们只需要填写一些基本资料,拍几张照片,就可以拿到不等数额的贷款,而这些网贷平台,多是打着“多分期,低利息”甚至“0利息”的幌子来吸引大学生贷款,其实这样看似优惠多多的小额贷款平台,处处是陷阱!
1、校园网贷恶性事件
事件一
2015年12月,某大学生为买Iphone6s,申请网上贷款。随后,他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还债,最终欠下多家公司70多万元。
事件二
2016年3月9日,河南某高校一名大学生跳楼身亡,原因竟是通过网贷博彩和炒股,最终无力偿还几十万欠款!年轻的生命消逝了,可事情还远没有结束,这名大学生,生前利用班上多名同学的身份信息,在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上,办理了贷款,这些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背上了巨额债务!
2、校园网贷的兴起
其实校园网贷的前身,就是多年前问题频发,并且已被叫停的大学生信用卡,然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网络贷款接替信用卡风靡校园。
相比银行信用卡借款,网络贷款更为便捷,门槛更低,在很多贷款平台,学生只需要输入身份证号、身份证号、学号、一卡通信息、学信网账号这些证明申请人大学生身份的信息,以及父母、室友、辅导员的基本信息等资料,紧接着就会有后台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来进行询问与核对,只要信息属实,哪怕并非借款人本人,也可以拿到不等金额的贷款。从开始申请到贷款到账,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
3、那些网贷的陷阱
陷阱一:低息背后,实有高额服务费
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公司,在贷款到帐后,要收取“指标费用”,其实就是服务费,比如贷款10000元,可能就会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贷款人拿到的钱其实只有9000。
打个比方说借款年利率是百分之十,那么到最终还款日,一共就要还11000元,这样一来,其实就是借了9000块钱,还了2000块钱利息,算下来,贷款利率已经达到22%还要多,而2015年央行给出的商业贷款一年期利率仅为4.35%。当然,这样的条款,在合同上,往往是不显示的。
陷阱二:分期还的少,其实是高利贷
有一部分校园网贷的代理,在向同学介绍网贷的时候,一味的强调可以分期,没什么压力,某高校学生就透露,有代理向他介绍网络贷款,贷5000元,分12个月还清,每个月仅需偿还551,五百多听起来很划算,可仔细算下来,12个月的话,该学生总共需要支付6612元,折合贷款年利率为26%,而事实上,年利率超过24%就已经属于高利贷了!
陷阱三:扣押“担保费”,本息还清才放款
不需要任何征信记录就可以放款,听起来贷款平台有点像冤大头,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合同上告诉学生,鉴于对对方信用记录不了解,所以,需要扣押一部分借款,作为“担保费”等还清所有本息之后,扣押的钱会一分不少的返还给你。
听起来要求很合理,毕竟人家也是做生意的。然而,一旦出现逾期,这部分钱平台就不需要再付。可将来却仍需要为这部分钱支付巨额逾期利息,哪怕不逾期,平台实际上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贷款利息。
还是以10000块钱为例,一年为期限,假设利息是百分之十,借款到期,本应支付11000元;然而,某平台扣押2000元的“担保费”之后,拿到手的钱只有8000,但是最终却需要支付11000的利息,拿到扣押的2000之后,算下来,就是8000块钱付了1000的利息,利率已经达到12.5%,这样的漏洞,不仔细算,根本不可能发现。
陷阱四:逾期后果很严重,容易引发“连环贷”
网络贷款平台,不需要抵押,不需要征信记录等等,就敢放款给学生,难道不怕学生逾期不还钱?
有个做网络贷款的校园代理私下透露,其实不怕他们逾期,就怕他们不逾期,一旦逾期之后,那就是按天算利息了,利滚利,越滚越大,那网络平台就发财了,因为留的有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电话,可以先威胁他们要告诉老师,还不行那就直接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一般为了不让小孩背上不良信用记录,都会还的。再不济,不还可以走司法程序么?反正有合同,我们怕什么?而且有一部分学生不敢让家长知道,就“拆东补西”,很容易引发“连环贷”,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位买苹果手机的学生,本金仅仅3万元,最终滚到了70多万。
陷阱五:那些坑家长的大学生
其实说了这么多网络贷款的陷阱,最大的应该在这里——一群坑爹的孩子。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根据调查,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用途,大都是旅游、买衣服、买电子产品等等,真正拿去创业或者交学费的少之又少,当然现在又发现了拿去博彩和炒股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到别人用苹果手机,我也想买一个“”趁年轻穿的漂亮一点有什么不对?“确实没有什么的不对,可当你让父母来为你的虚荣心买单,难道就不会感觉有点可耻?
4、如何避开陷阱?
网络贷款再怎么不规范,只要不去触碰就不可能掉进陷阱里去。总之,一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被他人利用;二是坚决杜绝参与网络借贷,在日常的生活中,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结语
网络贷款,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应该也算一种必然产物,至于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我们没办法直接下结论,毕竟也有通过网贷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可情况现在确实有些混乱,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国家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短时间想改变现状应该是不大可能的了。在这里,只能提醒大学生们提高警惕——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摘要:这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让某高校大二学生林霖“心有戚戚焉”。媒体报道说,河南一名大学生接触了10多家互联网大学生借贷平台,利用班级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个人电话及父母电话、手持身份证拍照等信息借款数十万元,因无力偿还而最终跳楼自杀。作为一名只有一次网络借贷平台使用记录的在校大学生,林霖的生活虽然不至于陷入“绝境”,但也有点凄凄惨惨:
这几日,除了上课,林霖几乎天天都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刚开学买的一大盒麦片,已经被她吃得见底——舀上两勺干麦片用开水烫熟囫囵吞下去,就是她的一顿正餐。
这样的生活都是拜她手里那部iPhone6s所赐。林霖去年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借贷平台买了这部“肾6”,每个月只有1200元生活费的她,如今还欠着借贷平台4000元,于是吃饭都成了问题。
如今,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分期借贷消费产品层出不穷,这种借贷消费模式很快就在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大学生中普及开来,但其弊端和风险也逐渐显现,非理性消费、还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贷还贷等现象时有发生……正如林霖所说:“硬生生让自己欠了一屁股债,以前是月光族,现在变成吃土一族。”
“签分期合约的时候,有一种在签卖身契的感觉。” 为了买手机,林霖签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合约”——“趣分期商城授信合约”。
“想换手机很久了,仅靠生活费根本攒不下钱。”
林霖偶然在支付宝的信用专区里看到一个叫做“趣分期”的购物平台,可提供免息分期购买iphone6s的服务,分24个月还,每月加服务费只需还款326.98元。
林霖申请了第三等级的会员,可获得9000元的透支额度。“我在网上提交了升级会员的申请,校园代理人当天下午就来我寝室楼下找我签约了”。
手机买到了,林霖的心情却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生活也额外拮据起来,“钱每个月月中就花光,又不敢告诉爸妈,到了月末连食堂都不敢去了”。
林霖买手机花了6500元,还剩2500元的可取现额度,她不得不继续往里面借钱打白条。每月除了要还300多元的手机分期,还要再还近600元的提现借贷。
“感觉自己的手脚都被捆住了,只能通过这种边借边还的方式维持下去。”
某高校学生张萌的微信昵称有个神奇的功能,每个好友在加她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把她的微信名念一遍,然后会问她一个一模一样的问题——
“吃土少女萌萌哒”“为什么要叫 吃土 少女呀?”
“因为每个月都在还钱借钱,一来二去到了月底吃不起饭只能吃土啦。”张萌总是笑嘻嘻地回答这些提问。
这个刚上大二的19岁女孩说,自己每个月在网购上的花销都在1500元左右,没有收入来源的她,使用借贷软件提取现金消费,再分期还款。
张萌将自己的生活费分为两份,一份为300元,取现作为每月日常支出,一份为1200元,用来还各个借贷平台的分期账单。据张萌介绍,她目前一共在三个借贷平台有借款,每个平台的还款时间均相隔10天,还款金额从300~500元,月底,她会再向借贷平台借款1500元,填补生活费不够弥补的借贷账单,余下的作为自己下个月的网购基金,直接导入支付宝里使用。
张萌说,自己很少去计较借贷平台的利润,也从没算过,如果不借贷的话,她可以省下多少钱,但她乐得当个“吃土少女”。在她看来,借贷消费虽然让自己过上了“欠债”的日子,但却简单便捷。
不过,过来人秦歌想提醒张萌,靠着拆东墙补西墙,总有一天,她会填不上这个窟窿。
在西南某高校读大三的秦歌,每月生活费只有800元,去年却在网购上花了近1.23万元。当他在朋友圈里晒出支付宝账单时,下面的评论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土豪哥”“土豪哥”“土豪哥”。
“我哪里是土豪,每月10日还得往蚂蚁的窟窿里填土呢。”秦歌回复。
秦歌口中“蚂蚁的窟窿”,指的是由蚂蚁微贷依托支付宝平台提供给消费者的网购服务——蚂蚁花呗,消费者可通过蚂蚁花呗采取“这月买、下月还”的形式进行购物,这种消费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没有收入来源的在校大学生。
据秦歌介绍,自从去年3月经室友介绍使用蚂蚁花呗以来,他就陷入了分期消费的死循环中。“过去买不起的东西现在都可以买了,只要是商家可以提供蚂蚁花呗服务的,我在付款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去点击花呗分期的选项”。
从秦歌的支付宝账单中可以看出,他平均每月在网上购买1000元左右的商品,但真正立即支付的金额只有300元左右,剩余的,他会推到下个月还,或者分为几个月还。
去年“双11”,秦歌在网上购买了1500元左右的商品,到12月还款时,由于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又通过借贷的方式,套取现金来还钱。
但窟窿还是越来越大,最终秦歌只好告诉父母自己分期消费欠钱无力偿还的事。
今年1月底,在乡下务农的父母卖猪卖粮帮秦歌还了在借贷平台欠下的债。秦歌的妈妈告诉笔者:“孩子捅出来的篓子,只能我们来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