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艺术、匠心设计!艺术设计学院欢迎你
艺术设计学院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动漫设计方向、影视媒体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和美术学(美术教育方向)7个本科专业。
学院立足多元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强调现代设计与媒体、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手法同时具有独到的民族文化视野。拥有一支百人以上优秀的专任教师队伍,各专业均聘请并聘请了国内、省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专业带头人,同时聘请了10余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为民族文化技艺名师,聘请行业专家和成功企业家为就业创业导师。已为社会培养了4000余名艺术设计类本科毕业生,大部分进入设计院、设计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也有相当一部分自主创业并且成绩显著。师生在近五年全国各设计类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600余项。
产品设计专业
专业特色: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云南民族文化教育+科技智造教育=造物者”的育人模式。
培养目标:产品设计专业以创造文旅深度融合的时尚造物为教学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育人根本,落实“重实践、强拓展、宽口径”的培养要求。依托云南优势的多元民族文化艺术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传习本土文化与科技智造相结合,培养具备特色民族民间工艺技能、掌握现代产品设计程序、生产工艺流程,具有创意产品研发能力和前瞻性设计视野造物者。通过本科3-6年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同领域硕士学位。
专业核心课程:民族民间工艺、传统材料与工艺设计创新、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建模与3D打印、产品开发与创新策略、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应用、智能产品设计、产品创新实践、旅游文创产品系列设计、展示设计与多媒体推广。
师资情况:有专兼职教师23人(正高3人,副高8人)。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教师的知识能力背景同教学高度匹配。教师聘用制度完善,常年聘任彭萍、母炳林、段树坤、郜金福、尹刚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为教授、副教授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导师,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专业师资保障专业特色教学的能力显著增强,在“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与科研中斩获重要奖项。
主要实践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主要专业实训环节分布于专业必修课如《民族民间工艺》、《传统材料与工艺设计创新》、《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建模与3D打印》、《产品开发与创新策略》、《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应用》、《智能产品设计》、《产品创新实践》、《旅游文创产品系列设计》、《展示设计与多媒体推广》、《专题设计》以及相关联的专业选修课的文创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与项目研究等。
学制与学位:学制3-6年(实行弹性学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和技能要求,通过公共基础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及技术技能训练;按照专业考核标准(学习成绩达标、完成全部应修学分、提交合格毕业设计达到合格者,准予毕业,获得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国务院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技能比赛:凭借特色化的专业建设,产品设计近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中获得包括国家级铜奖、省级金银奖在内的大量奖项,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实现市场和知识产权转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专业主要学科竞赛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茶花”文创设计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
动画专业
专业特色:动画专业自2011年开始扎根丽江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招生,依托滇藏茶马古道、香格里拉环线,金沙江经济廊道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非遗文化资源,强调“三同步两模式”的育人理念,即:智慧工具与线下教学同步,线上资源与线下课程同步,文化考察与学术研究同步,OBE课程模式和校企协同育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教学、研究一体化发展模式;构建校企合作流动工作站,开放式技术孵化服务对接创业就业系统,联合创建数字设计类专业竞赛平台;形成对外交流常态化。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重视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培养。
培养目标:动画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构建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具备扎实的艺术表现、团队协作能力、影视创作能力,培养人文、技术、艺术交叉融合的学科思维,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放眼未来影视和泛娱乐行业的市场需求,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具备数字影像创作能力,文化传播能力的动画类影视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图形图像、资产开发、数字叙事、主题动画创作、VFX、动画媒介与民族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动态视觉开发、动画视界。
师资情况: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目前专兼职教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占比45% ,聘请行业精英和非遗传承人任课,聘请省级民间文化技艺名师3人,根据课程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主要实践环节:为适应专业的发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目前配有画室、多媒体教室、动画机房、录播室、摄影棚、实训中心。
学制与学位:学制3-6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技能比赛: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的技能比赛有:全国高校数字艺术社大赛 、互联网+大赛、Roboca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海豚奖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顺应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媒体时代的区域市场和旅游产业需求,依托滇西北多元民族的文化艺术,立足国际旅游名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地——丽江,培养掌握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数字媒体策划、拍摄、制作的专业技术,培养具备多媒体影像内容创作和运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突出人文、技术、艺术的交叉与融合,专业基础课侧重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开设造型基础、数字摄影、剧本创作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突出课题融合、产学融合,开设导演创作、数字影像创作等课程形成闭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职业素养,能够运用人文、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方法,具备创新和开拓精神,可以独立思考、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培养以艺术设计为基础,具有科技探索精神及艺术创新能力,具备影像策划创作能力,数字多维设计能力,未来信息融合能力的数字艺术创作者与传播者。
专业核心课程:数字调色、影视后期设计、影像美术设计、数字特效与包装、数字影像创作、导演创作、交互设计、数字媒体项目策划等。
师资情况:本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实践创作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国际视野广。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纽约电影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
主要实践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目前专业已建成剧本策划中心、前期拍摄中心、后期制作中心以及表演实训剧场,正在建设的包括VR\AR实训室、虚拟现实实训室等,凭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丰富的硬件设备支持,指导学生进行影像和数字媒体策划、拍摄、制作与运营相关实践活动。
学制与学位:3-6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技能比赛: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的技能比赛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中国好创意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营销管理和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掌握服装设计与表现、服装材料及工艺、服装品牌与市场策略、配饰设计及工艺;具备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践行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的服装设计师。专业建设放眼云南多元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传统少数民族服饰,立足丽江及滇西北多民族服饰文化,同云南艺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著名高校合作,依托优势资源,以地域特色和旅游文化特色为突破口,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相结合,着力体现出全新的民族时尚,服务于旅游演艺市场、文化产业创意市场。
培养目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营销管理和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掌握服装设计与表现、服装材料及工艺、服装品牌与市场策略、配饰设计及工艺的能力。学生最终能够立足丽江及滇西北多民族服饰文化,把民族元素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作品输出,毕业后可在服装设计公司、文化产业、企事业单位、中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设计研发、教育等相关工作或自主创业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服装设计概论、缝纫工艺基础、服装数字化设计基础、服装结构设计、时装画表现技法、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与面料再造、创意时装设计、服装配饰设计、创意民族服饰设计。
师资情况: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积极聘请外校优秀教师及有市场经验的企业高管作为外聘队伍,取长补短,以保证教师队伍符合教学要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组合为“专业带头人+专职教师+外聘教师+企业指导”,其中专业带头人2人、专职教师9人、外聘教师2人、指导企业10个。
主要实践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
学制与学位:学制3-6年(实行弹性学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和技能要求,通过公共基础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及技术技能训练;按照专业考核标准(学习成绩达标、完成全部应修学分、提交合格毕业设计)达到合格者,准予毕业,并获得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国务院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技能比赛: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的技能比赛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米兰设计周”以及汉帛奖、新人奖、大浪杯、中华杯、海峡杯、虎门杯、虎门杯、乔丹杯、濮院杯、常熟杯、魅力东方、真皮标志杯等服装专业设计大赛。
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特色:环境设计专业立足于滇西和滇西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多民族地区的新型城乡发展和旅游环境,汲取多民族文化及特殊的地域环境元素,秉承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旅游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及文旅康养,培养人居空间环境的改善者和及城乡旅游发展的引领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在立足其专业特色基础上,遵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注重具有较全面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审美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掌握系统设计方法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秉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居住空间设计、设计技术与技艺、地域文化与当代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营造、传统建筑空间与传承设计、乡村环境可持续设计、民宿空间设计、旅游景区景观设计。
师资情况:本专业共有专业教师37名,教师团队有老、中、青年教师构成,结构合理构成梯队,团队中具硕士、博士学位(含在读)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具有中高职12位,双师型教师12位,教师专业背景与专业高度匹配。业实行“名师进校”机制,聘请云南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邹洲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建立实验教师制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践相互融合。
主要实践环节:为适应专业的发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实训环节主要通过模块化的方式,以实际项目、竞赛项目为导向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中,实现设计思维及方案的完整表达,注重校企合作,组建企业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应用于课程教学。目前具有模型家具制作实训室、材料与软装实训室等8个校内实践基地,校外教学实践基地8个,专业课程考察基地14个。
学制与学位:学制3-6年(实行弹性学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和技能要求,通过公共基础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及技术技能训练;按照专业考核标准(学习成绩达标、完成全部应修学分、提交合格毕业设计)达到合格者,准予毕业,获得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国务院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技能比赛: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的技能比赛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全国人居环境设计大赛、园冶杯(专业奖)国际竞赛、ILIA 艾景奖、LA 先锋奖、霍普杯、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学科类竞赛。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特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置身于滇西北多元民族及自然人文环境中,汲取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精华,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表达方式、传播技术,展示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突出以滇西北民族特色文化,在文化创意与传播、商业设计、包装广告设计、品牌设计、UI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平台,加强对口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照国家教育方针及云南省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引导学生立足于滇西北地区(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建设突出地域性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 专业注重静态视觉与动态视觉相结合,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和设计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设计服务意识、创新创意能力和实践意识;具备能从事本专业相关设计领域、自主创新以及服务社会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凸显地域性特色,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服务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设计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商业插画、字体创意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商业摄影、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交互设计、UI界面设计。
师资情况:本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本年度共有40余位专业教师进行授课指导,其中15位高职,3名在读博士。专业实行“名师进校”机制,特聘重庆大学袁恩培教授为专业学科带头人长期在校指导教学工作,聘省非遗民间文化技艺名师4名,成“专任教师+非遗大师+行业教师”三位一体的特色。
主要实践环节:为适应专业的发展,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训环节包括图形与图像设计制作、广告、包装、动态视觉设计等。目前校内实训基地有:平面机房一、平面设计二,民族图形设计工作室、印染实训室、东巴造纸工作室、版画工作室等。为适应专业的发展,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15个。
学制与学位:学制3-6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等。本专业就业率高,就业面广,就业率保持稳定。就业范围包括:设计公司、互联网公司、装潢设计公司、杂志社、广告公司等从事平面设计师、美工、刊物设计、美术指导、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工作。
技能比赛: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的技能比赛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时报金犊奖、华灿奖、学院奖、“米兰设计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学科类竞赛。
想了解更多的招生信息?
小啾还为你准备了这些!
电话咨询:0888-5135656、5135638
邮箱咨询:ljwhlyxyzsb@163.com
学校官网:http:
招生信息网:http://zs.lywhxy.com